护民安商丨蓬溪法院深耕司法厚度之例
蓬溪县人民法院一个有温度的法院微信公众号深耕司法厚度一方涉及农民群体,一方又系招商引资农民企业,如何护民安商?蓬溪法院深耕司法厚度,近日成功调解一起某某村村民委员诉招商引资农民企业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案件。案件回顾2012年2月,原告与被告签订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合同中约定原告将为社员代管的200多亩土地租赁给被告使用,租赁期限为67年。合同签订后,原告将土地交付给被告使用,但被告从2022年开始拖欠租赁费。原告起诉至法院,要求解除与被告签订的土地流转合同,对案涉土地复耕并支付拖欠的租赁费。办案经过承办法官蒋佳在了解案情后发现,案件不仅仅是涉及土地问题,更是涉及了75户村民200余人的切身利益。而被告公司也有难言之隐,该公司属于政府招商引资企业,所种植的永红矮晚柚是中国首届大国农匠、矮晚柚之父彭永红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辛培育出的错季节柚类新品种,荣获8个国家级证书。公司持续多年投入种植,但因受疫情和自然灾害影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产品和种苗市场疲软,公司生产经营维系艰难。在两难的情况下,蒋佳法官采取背对背调解的方式,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最佳利益平衡点,互相理解对方目前面临的难题。承办法官考虑到如此大面积的果树迁移以及土地复耕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且对被告利益影响巨大,提出被告继续占用土地,但继续占用土地的费用必须先行给付原告,对于拖欠的费用将于果树全部清除后一次性支付,并承诺将果树限期搬移,让土地复耕的解决方案,让双方都达成共识,该起土地纠纷案得以成功化解。此次调解,既充分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又切实维护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合法权益。承办法官秉承公平正义的信念,在调解过程中灵活运用“背对背”的调解技巧,注重将“情、理、法”有机结合,以“同理心”为切入点安抚双方情绪,再从“情理”和“法理”两方面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相互理解,最终圆满化解纠纷。来源:蒋佳 禹申艳编辑:综合办公室责编:潘强审核:宋红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